新时代社区关爱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1-12-10  来源: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关工委  

为了缓和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矛盾、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万盛经开区关工委大力推进社区青少年关爱教育。万盛经开区关工委以学龄期青少年为对象,时间为青少年校外时间段(平日放学后、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依托各社区的儿童之家,在统筹协调社会力量和行政力量、参与组织社区青少年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创建了“党政领导、立足社区、多元协调”为模式,对社区教育提供了一定案例。为更好推动社区关爱教育规范化工作,万盛经开区关工委组成调研组,就发挥各级作用,共同协调做好社区关爱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区域背景


万盛经开区位于重庆南部、渝黔交界之处。由于地貌限制,主体人口集中于万盛城区,另有一部分分散于山间乡镇。截至2017年末,万盛经开区常住人口2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13万人,城镇化率达81.06%。2017年末,户籍总人口26.71万人,总户数10.01万户,户均2.67人,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60岁以上5.96万人,占总人口的22.31%,人口老龄化程度非常高;0-17岁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5.05%。 此外,万盛经开区近年来经历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转型,煤炭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历史最高72%下降到5%。 因为原来的居民不少是矿工家庭,经济转型后,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较多,留守儿童和“隔代家长”现象引起重视。 以上这些因素从根本上影响着当地社区教育的对象和方法:为数众多的老年人,既是需要关爱的对象,也是重要的社区人力资源;而“将老年人与少年儿童关联在一起”也就成为重要的社区工作方法,留守儿童成为社区关爱教育的重点对象之一。社区的关爱教育平台,即“儿童之家”也逐步建立起来。“儿童之家”主要由所在社区的“五老”团队负责组织和维护,模拟工作室的形式来运营,完全免费地面向社区少年儿童提供服务。


二、社区关爱教育的现状


自2013年发展至今,区域内成熟的关爱教育平台覆盖率已接近50%,即:92个社区/村当中,40余个社区/村都建立了“有特色的、有固定师资的、有固定场地的、有计划的”关爱教育平台——其他的社区/村也或多或少有相关的活动,只是不如这40余个社区/村这样成体系。


(一)工作方式。论及工作方式,首先就是人员、经费、阵地、活动类型等几个方面。人员方面,万盛经开区的社区教育队伍是专职与兼职人员互补的,且以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除了区关工委有三名在编的专职事业单位人员,其他的关工委体系工作人员均为兼职:每个社区配备的关工委“专干”——关工委主任一般由社区书记兼任,社区“专干”则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兼任。“社区关爱教育志愿者”队伍则汇聚了“五老”、在职教师、机关干部、本地大学生、高校大学生等不同的力量,总人数超过1000人,其中活跃的“五老”志愿者有300余人。 目前,万盛经开区的社区教育经费主要有五个来源:一是各街/镇配套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经费,二是区财政预算的关工委活动经费,三是部门对口支援特定社区的经费(关于这点,将在后文进一步论及),四是“蚂蚁金服”等社会组织给予的资助,五是区域内企/事业单位提供的资助。后面三种都是偶发的,不属于稳定的经费来源。社区“儿童之家”一般是在社区服务中心留出一定的场地,为“五老”团队办公和开展教学活动之用。以社区“儿童之家”为阵地,各社区根据自己的特色建设了“四点半课堂”、“周末课堂”、“假日学校”和“节假日关爱家园”等几种主要的社区教育类型,有的社区兼有几种类型,有的则重点发展其中一种或者两种。这些活动一般以社区/村为界限,各自关注本社区/村的社区教育,但是偶尔也有跨区域的——例如八O一社区的“杜老师工作室”、“金灵社区圆梦课堂”招收的有些学员来自其他街道、甚至其他区县。


(二)工作品牌。经过长期的实践,万盛经开区探索出了由组队与社区密切合作的思路,培养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社区教育品牌。七个组队的队长由宣传部、政法委、科技局等特定部门的在职领导担任,副队长一般由“五老”担任,成员既有“五老”,也有在职干部和教师,实现了资源调动能力的最大化。在具体的实践中,虽然所有组队都面向全区的社区开展关爱教育工作,但每个组队还对口联系两个社区,重点支持所联系的社区建设有特色的社区关爱教育平台。对口的社区一般能够获得各组队成员单位部门的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也就包含我们前面所说的部门对口支援特定社区的经费。例如,科技服务队对口联系东林街道腰子口社区,队长所在的科技局捐助资金和设备,在腰子口社区建成了“重庆市社区科普大学示范教学点”,组队成员也有计划地到社区开展科普教学活动。


社区活动一般由社区“专干”与“五老”人员合作开展。在关爱教育平台“儿童之家”业已较为成熟的社区,相关的社区教育活动都是遵循较为规范的流程来开展的:一般在年初或月初列出活动计划并公布在社区当中,其后就按照计划执行;大部分活动都有签到表、现场情况记录与报道;每年年终,社区都会总结归档当年的活动信息。每年初,新田社区会给每位参加活动的学生发放读书笔记本,让他们在每次活动后记录自己的感受,社区“专干”会定期检查这一笔记本;很多社区都探索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性规则,指导日常的社区教育活动,如堡堂社区的《关工委制度》、《教师辅导制度》、《图书阅览室制度》、《学生日常管理制度》、《志愿者行为规范》等。


(三)模式分析。万盛经开区的社区教育走的是“党政领导、立足社区、多元协调”的路径,关工委发挥了重要的统筹协调作用。以社区“儿童之家”这个关爱教育平台为阵地,万盛经开区整合了多方面的人力、物力资源,基本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社区教育的形势。


“党政领导”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整个万盛经开区的社区教育在关工委体系的协调下逐步推动,而关工委是由党工委领导,得到区财政的资金支持;关工委工作被“纳入统一安排部署,纳入党委(支部)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目标”,“党员社区志愿服务纳入党建考核内容”,“参与社区青少年关爱教育等关工委工作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第二,各级、各部门关工委主任一般由在职的党政领导兼任:区关工委、各街/镇、社区/村的关工委主任、甚至学校关工委主任都是由相应单位的书记兼任,部门关工委主任也由部门党政工作主要领导或党组成员的副职领导兼任。


“立足社区”是万盛经开区社区教育的最重要特征。当地社区教育场所一般位于社区服务中心,并且面向本社区的青少年——虽然也有涉及其他社区的青少年的情况,但是一般极少出现;此外,参与组织社区教育活动的“五老”人员一般就是社区居民;而且,因为社区“专干”同时也是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他们在计划各项活动的时候,就会倾向于将社区教育活动与社区的其他工作挂钩。


“多元协调”是万盛经开区社区教育的灵魂。首先,各街/镇与社区/村、各部门统筹协调,共同把工作重心下沉到社区,为“社区关爱教育阵地”提供经费和政策支持。其次,各个社区的“儿童之家”与区关工委各组队合力,推动社区关爱教育工作。通过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社区关工委“专干”这一方式,将关工委的工作与社区工作协调起来开展。社区关爱教育队伍中不同特长、不同年龄的成员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四点半课堂”、“周末课堂”、“假日学校”和“节假日关爱家园”四种主要的社区教育类型统一于社区关爱教育平台,在不同的时间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社区关爱教育存在的问题


社区青少年关爱教育工作仍有改进空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长期稳定且足量的经费保障,二是“五老”志愿者队伍存在可持续性问题,三是特色课程有待标准化。


在万盛经开区,社区教育的繁荣发展与党政体系的推动、关工委的统筹协调密不可分,同时也得益于志愿者群体的广泛参与。工作初期的关工委组织建设、组队建设,成立“五老”为主体的关爱教育平台,社区关爱教育与社区工作有效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活动等措施,对于后期关爱教育工作的稳步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地社区教育也面临三大问题,可能会影响相关工作的可持续性。


首先是经费问题。一方面,万盛经开区的社区教育目前缺乏长期稳定且足量的经费保障。在区财政预算当中,没有将社区教育经费单独立项,各街/镇也没有关于社区教育经费的统一标准。前面提及,目前的社区教育相关经费,部分来自关工委工作经费,部分来自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捐助,不具有长期的稳定性。而且,整个万盛经开区的财政也处于负债经营状况,长远来看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经济建设、从而为区域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资金后盾。另一方面,社区教育相关的人员经费、尤其是酬劳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关工委属于政治性强的群众性组织,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五老”提供社区教育相关服务难于获得经济激励,几乎完全是无偿的义务劳动,甚至还得自己贴车费、通讯费等。虽然提倡志愿服务,但是长此以往,可能难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第二个问题是“五老”志愿者队伍的可持续性问题。受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年轻的父母都要外出工作,很多退休老人就需要回归家庭,帮子女抚养孙辈。另外,关于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的相关意识和理念也需要强化,退休老人回到社区提供服务的相关机制也需要进一步探索。


第三是特色课程的标准化问题。目前各社区进行的特色化课程建设有过度依赖现有资源的倾向,例如书画培训、版画课程等,依赖于具有专业知识的“五老”。当前活跃的不少“五老”人员都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如果他们无法再提供相关的服务,该由谁来接手相关工作?


四、社区关爱教育的思考


万盛经开区的社区关爱教育应该逐渐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工作模式团队化。在万盛经开区,绝大多数成熟的社区关爱教育平台都是由“五老”团队运营的。虽然有的社区关爱教育平台以特定人物的姓名来命名,但背后都还有其他“五老”成员的支持。例如,“傅婆婆暖心室”有20名“五老”成员,“江平万谈心室”有5名“五老”成员,“王廷桂爱心室”有3名“五老”成员。因此,五老团队化建设,是社区关爱教育的首要保障。如果社区“儿童之家”只有一名“五老”,也需要社区关工委主任、“专干”及其他志愿者参与支持整体活动。团队化的工作模式不仅可以强化社区教育的计划性和规范性,更让成员彼此支持、互相勉励,避免了各自为阵造成社区教育活动难以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


第二,队伍构成多元化。社区教育队伍以“五老”为主体,但同时应该注意吸纳、补充年轻的力量:每个社区应安排1名工作人员担任关工委“专干”,配合“五老”开展工作;此外,还需要动员在职教师、机关干部、本地大学生、高校大学生等,以及许多不担任关工委工作的“五老”也都加入到了“社区关爱志愿者”队伍中。专职与兼职、老年与青年互为补充的工作队伍同时可以保障社区教育活动的常规性和灵活性,而且不同专长的人相互配合、各司其职,更加有利于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


第三,关爱教育落地化。由社区书记担任关工委主任、社区工作人员兼任关工委“专干”并与社区关爱教育平台的“五老”配合开展工作的方式,让“参与社区青少年关爱教育等关工委工作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关工委的关爱教育活动与社区工作结合、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长期的固定场地,才能让相关活动能够真正落地,而不仅限于口号。


第四,社区活动教育化。通过“组织和依靠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简称‘五老’)开展工作”,尤其是社区的老教师数量相对其他“四老”更多,而且更容易系统地组织起来。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教育系统组织青年教师这一支数量庞大、同时具备专业知识的力量。依托退休和在职的这些教师的专业能力,更能强化社区教育的“教育性”。


第五,教学活动规范化。各社区关爱教育平台的活动一般要有计划、有总结、有反馈的,还应该细化各方面的制度规则。青少年关爱教育活动与社区工作结合,为教学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场地保障。


第六,交流学习常规化。区关工委可以每季度开展“镇街交流会”,每次交流会由不同的街/镇来主办、与会的各街/镇在会上交流汇报各自的社区关爱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和有益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在全区形成互相学习、互相激励的氛围,带动各社区完善自身的社区关爱教育工作。在大部分社区的关爱教育工作已较为成熟的情况下,区关工委可以总结全区的优秀经验汇编成册,并召开了全区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会,对全区15个先进社区,30名社区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各社区关工委及“五老”志愿者们的工作热情。


第七,调研推进专门化。 区关工委可以分层分批走出去、请进来交流学习。区关工委可以把镇街、社区领导、五老、工作人员带出去考察重庆市内区县的优秀经验,也可以镇街之间、社区之间交流学习。另一方面,对部分街/镇、社区在推进关爱教育工作方面动力不足、缺乏方向时,区关工委班子成员点对点地到相应社区开展调研,督促和指导他们。在学习与督促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各社区的关爱教育活动必将越来越规范化、特色化。


总之,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社区关爱教育工作,确保每一名儿童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沐浴阳光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