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事业 不平凡的爱心 —记铜梁区关工委名誉主任周举之

时间:2021-12-11  来源:网络  

周举之是一位老党员。1991年铜梁关工委成立时,他就任关工委主任至2019年3月,87岁的他现任区关工委名誉主任。近30年来,他凭着对下一代的真挚情感,发扬新时代“五老”精神,在关心下一代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青少年和社会各界的赞扬。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2020年,他带领的铜梁区关工委连续5次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本人4次被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获得全国“中华魂”青少年读书活动20周年“爱心奉献奖”;2019年被重庆市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终身成就奖”。


“求真务实,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好好干”,这是周举之一贯的工作要求。


201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魔将他的体重从70多公斤降到60公斤,健康状况急剧下降。他胆囊切除手术住进重症监护室,还没住院几天,他就惦记着工作。不听家人劝阻,赶紧出院坚持到区关工委上班,妻子只好每天把药送到办公室。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与20多个老同志通电话,鼓励他们配合党委政府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全区复工复学后,他又与关工委领导到学校、镇街、企业,助力复课复工复业。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十分让人感动。


不论在位不在位,当官或为民,周举之都始终保持着那么一股朝气,一股激情。2020年,担任区关工委名誉主任后,虽职务变动,但他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情不减,任劳任怨,服从安排。从经费筹措到简报编写、文件签阅,基层调研,他都事必躬亲,工作求真务实,不搞花架子。他与在职的同志一样坚持上下班。


“哪里有青少年,哪里就有对青少年的关爱”。区关工委抓基层组织建设,全区有各类关工组织646个,形成了区、镇街、村(社区)、学校、企业关工委组织网络,并延伸到楼幢、车间、站所、城市小区。


周举之主动作为,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先后下发《铜梁区关心下一代组织工作规则》《关于进一步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使关工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较好地落实和解决了区关工委的办公用房、经费开支、人员编制、交通工具等问题,给关工委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他积极动员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相对年轻的同志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目前,全区参与关心下一代活动的老同志有18500余人,骨干4000余人。牵头与教委、妇联、共青团、政法委等联合先后编印了《闪光的青春》《为了孩子》《“五老”之光》《托起朝阳》《明天的希望》等10种读本,宣传“五老”、青少年的先进事迹,积极订阅关工委工具书《中国火炬》,2020年订阅1803册,居全国区县之首,并获得《中国火炬》奖牌,宣传、扩大关工委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他积极开展活动。区关工委7个工作团有针对性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家教、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每年均在100余场次。连续14年牵头与有关部门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参加“给妈妈的一封信”的书信活动。他积极倡导青少年读好书,育好人,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连续17年,订阅读本117余万册。开展农村青年“讲政治、育新人,学科技、奔小康”活动、“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发动“五老”对农村青年传知识,抓培训,树典型,搞示范。16年来,牵头与有关部门召开农村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代表座谈会。发动老同志鼓励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全区培养了农村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1000余名,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区关工委组织158名老同志担任义务网吧监督员和学校周边环境监督员。积极争取领导重视支持,筹措配套资金50万元,在全区10所中小学建立“少年硅谷”创客教室。


每年开学前后,周举之总是和关工委一班人忙前忙后,与有关单位组织帮扶贫困生,动员机关干部、老同志和企业主资助贫困生。他积极主动督促落实全区正科级以上干部资助贫困学生活动的开展。为建立区关心下一代扶贫助困基金,动员家人为贫困生捐款捐物,他儿子周子旺为基金捐款13万元,动员企业家苏培彬捐款20万元、爱心人士陈文辉捐10万元港币。在资助贫困生罗祥敏、赵利娜大学毕业就业后,又继续资助维新镇贫困学生陈小锋考上北京大学。特困生喻童,母去世,父患精神病,失去母爱父爱,养成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气。周举之像父亲一样从思想政治上耐心帮助,行为习惯上正确引导,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直至喻童顺利地大学毕业并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周举之先后资助贫困学生20余人。


平凡的事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周举之将爱心献给了关心下一代的光彩事业。一桩桩感人事迹,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闪耀着他鲜活的人格魅力和崇高品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30年老关工人的关爱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