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数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时间:2021-12-10  来源:重庆市教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重庆市教委关工委“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职朗诵展示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多年来,全市教育关工委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重庆市关工委、教育部关工委的热切关注和悉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重要会议精神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实际、主动作为,为助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今年是重庆市关工委成立30周年,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认真回顾全市教育关工委的发展脉络,认真总结教育关工委的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昂首展望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美好未来。



重庆市教委关工委召开学习贯彻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座谈会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主导作用

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平稳发展

市教委关工委从成立之初,就始终得到党政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和教育部、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关于加强关工委建设的文件精神,把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重大责任,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将关工委工作纳入教育发展大局统筹考虑,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纳入目标任务加强督查,每年春节后的第一次工委会议专题研究关工委工作,20多年来雷打不动。各区县教育工委和教委、各高校党政把关工委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关工委工作支持力度,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向前发展。多个区县教委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年度计划考核,将关工委工作经费纳入教育财政预算,同教育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许多高校明确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指导思想、领导力度加强、条件保障到位,切实解决了关工委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着力立德树人,强化主题教育

确保关心下一代工作育人实效

全市教育关工委不忘初心,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充分运用教育战线“五老”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全面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多年来,市教委关工委在教育部关工委、重庆市关工委的部署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明大德、守公德、修品德;深入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法治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尊法;有效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厚植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积极开展“三热爱”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勇往直前的意志。为不断增强“中华魂”“新时代好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育人实效,数年如一坚持组织动员40个区县、38所高校,数百万中小学生和数十万名大学生参与读书、征文、演讲活动,在获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抓住工作重点,突出品牌优势

拓宽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渠道

全市教育关工委紧扣全国高校十大工作品牌,深入开展活动,彰显品牌和平台的强劲活力,助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一是发挥“五老”优势,全市教育关工委积极组建“五老”报告团对大中小学生作报告万余场,受教育学生超过百万人次;二是助力学生党建,各高校纷纷聘请“五老”为特邀党建组织员,帮助大学生扣好“入党”这颗人生“纽扣”;三是在全市高校、中职学校和中小学关工委之中实施青蓝工程,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四是指导学生社团实践,全市高校组织老专家、老教师担任学生社团顾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五是开展帮困助学,全市教育关工委积极帮扶经济贫困、学习困难的学生和农村留守、城市流动、弱势群体儿童,实现学有所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

全市教育关工委积极推进教育部关工委新四大重点工作品牌。自2016年起,各区县、高校开展“院士回母校”“杰出老校友回母校”活动430余场,受益学生约40万人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330余场,受益学生达23万人次。市教委关工委按照教育部关工委的要求,在万州、北碚、长寿、彭水4个区县7所中小学校开展老校长下乡试点工作,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的原则,成功探索了“五个到位”“三个深入”“六个维度”“六个强化”的支教模式。“读懂中国”自开展以来得到高校学子的热烈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又一创新。

推进协同合作,加强理论研究

营造关心下一代工作良好氛围

全市教育关工委坚持协同合作,共享人力智力资源,加强校地合作,把老少志愿者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功能叠加,积极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服务。多年来,西南大学关工委与北碚区教委关工委积极配合,通过组织专家教授,选派大学生深入北碚区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践、助力农村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全市教育关工委积极推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探索家校共育新合力。一是组建家校共育指导团,开展家校共育专题培训,实施家校共育专题研究。二是着力强化家长学校实验校建设,现有上百所学校开展了家校共育试点实验。三是积极配合重庆市关工委开展“三宽教育”实验,北碚区、永川区、万盛经开区等教育关工委以开展“三宽教育”为抓手,深入社区开展活动,推动“家校社共育”落到实处。全市教育关工委高度重视理论研究,以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实践。全市教育关工委积极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立德树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想信念、遵纪守法等问题,教育关工委自身建设遇到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多项成果得到了党委政府、教育部门的高度肯定,为相关政策条例制定提供了参考。2021年,市教委关工委完成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规律研究》著作为教育关工委在新时期创新工作形式、丰富工作内容、强化科学决策、拓宽工作渠道等层面提供了可能性。


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助力关心下一代工作水平提升

“打铁还需自身硬”。全市教育关工委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关工委组织,不断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一是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全市教育关工委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健全组织机构。全市教育关工委把有威望、有能力、有热情、有奉献精神、身体健康的老同志充实到关工委队伍中,选配好领导班子,搭建好工作班子。全市高校及二级学院、中小学有90%建立了关工委,自2016年组建的重庆市教委中职分会现已扩大成员单位至108所,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有效开展。三是推进工作队伍建设。全市教育关工委运用领导谈话动员一批、做工作推荐一批、上门求贤聘请一批、为老同志谋事业凝聚一批等办法,组织动员老同志参与关工委工作。目前,全市教育系统参加关工委工作的“五老”约4.1万人,占离退休人员总数的31%。四是完善规章制度。全市教育关工委完善了学习培训、请示报告、宣传调研、片会交流建立等数十个规章制度,出台了系列指导文件,逐步实现关工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市教委关工委以创建好“五好”关工委为抓手,充分调动了基层关工委工作积极性,助力关心下一代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多年来,全市教育关工委工作在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在教育部关工委、重庆市关工委的关怀下,不断向前推进,逐渐成长为全国教育系统关工委的优秀代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骨干力量,在收获掌声与鲜花的同时也背负着责任与压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围绕中心、配合补充、主动作为、协同创新、立足基层、注重实效”,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全市教育关工委将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为青少年能拥有美好明天,为关心下一代事业能薪火相传,继续奋发进取,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