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抓品牌 老骥伏枥育春苗

时间:2021-12-10  来源:大渡口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在第23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一级联赛上,升起一颗耀眼的新星——“最佳新人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大一新生、19岁球员伍湘琳——这位从大渡口区钰鑫小学篮球训练班走出的女孩,正是在区关工委关怀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浓浓真情育春苗!长期来,大渡口区关工委坚持“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想、尽关工委所能”的工作方针,积极主动作为,以篮球训练等特色品牌活动为抓手,充分发挥体育在“强身健体、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中的特殊作用,培养了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区关工委参加钰鑫小学篮球训练工作总结会议


铸魂育人 寓思想教育于训练中

周日,钰鑫小学篮球馆,数十名孩子在奔跑,运球。球馆一角,一位老人正聚精会神地看着孩子们训练。他就是大渡口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仁富,钰鑫小学篮球训练班正是在他的奔走下成立发展起来的。

区关工委在工作中发现,当代青少年大多在家庭多位长辈的关爱下成长,不愁“吃”和“穿”,但对“苦”和“累”没有足够的实际感受,而劳动实践和体育锻炼的机会又相对较少。一些孩子出现了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在持续增长,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却在持续下降的现象。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大渡口区关工委决定,创立一个少年篮球训练班,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健康成长。通过体育训练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区关工委经过两年的走访调研,反复论证、几易其稿,最终形成可行性方案。方案明确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寓思想教育于篮球运动训练之中,充分发挥体育在“强身健体、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中的特殊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了争取部门支持,区关工委的老同志多次奔走于区教委、区体育局以及区内学校之间。最终形成共识,篮球训练班设在钰鑫小学内,区教委和区体育局共同出资连续3次对学校体育馆改造升级,区篮协等单位先后购买了500多个篮球。

2008年10月20日,钰鑫小学篮球训练班正式成立!首期训练班吸引了20名小学生球员参加。

“要学打篮球,首先学做人;篮球要打好,成绩不下滑!”在篮球馆文化墙上,张贴着一块特殊的宣传展板,上面展示的这句话便是篮球训练班的“20字班训”。

篮球训练班从创立至今已有13年,参训学员累计近千人次,连续多年向重庆市一中、南开中学、巴蜀中学等学校输送了数十名品学兼优的篮球运动员,伍湘琳便是其中一位。她曾代表中国参加“亚洲杯”女子三人篮球赛,获得该项赛事冠军,同时还包揽了亚洲杯MVP、女子MVP、亚洲杯女子最佳阵容三项最高荣誉。



参加市级篮球比赛。


坚持不懈 让关爱事业薪火相传

为了保证篮球训练班的教学质量,篮球训练班创立伊始,区关工委的同志便亲自指导,既做组织工作又做服务工作。

“有名师才能出高徒,选好教练至关重要!”区关工委确定了选教练的思路:必须坚持“2·4·2”。即,“2种精神”,教练必须有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的精神;“4种心”,教练必须有“爱心、细心、耐心、信心”;“2种技能”,教练不仅要自己会打球的技能,还要有会教人打球的技能。

通过试用选拔,区关工委聘请了多名从专业队退役的运动员和毕业于篮球专业的人员为专职女教练。56岁的主教练庞兴琼,原是市体工队的篮球主力运动员。退役后,她十余年如一日,往返于北碚和大渡口区之间,在关心下一代事业中耕耘奉献。

经过一段时间,钰鑫小学篮球训练班的名声不胫而走,家住渝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等外区的孩子慕名而来,训练班从最初只有20名小球员发展到了100余人的训练队伍。

不仅如此,篮球训练班还促进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此前钰鑫小学只有田径项目训练,后来相继增添了足球、羽毛球、网球、跳绳(花式跳绳)等训练项目,学校以体育教育为中心内容的电视专题片获得全国一等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渡口区关工委将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弘扬“五老”精神,创新工作方式,努力推动全区关爱事业薪火相传,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其所能,不留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