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探亲”铺就留守儿童关爱之路

时间:2021-12-10  来源:綦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綦江区关工委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理念,连续十年组织留守儿童千里探亲,搭建了一条连接亲情伦理的关爱之路。



开展“留守儿童异地探亲”活动


异地探亲:用亲情浇灌孤寂的心灵

綦江是典型的山地农业大区。2010年,在农村学校就读的6.8万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2.8万余人。这些长期与父母天各一方的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监护缺位、安全失保、心理失衡等问题。

区关工委通过落实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度、建设留守儿童爱心家园、援建“春苗营养厨房”等多种方式,让留守儿童“心有人爱、事有人管、难有人帮”,但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问题依然存在。

2010年,区关工委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我在綦城过中秋”活动。在座谈会上,当第一个孩子拨通现场亲情电话叫出“妈妈”时,在场所有孩子哭成一片,场景令人心酸。“五老”们意识到,骨肉亲情始终无法替代,留守儿童孤寂的心灵需要亲情去浇灌。

正是缘于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与呼唤,区关工委下定决心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异地探亲活动。这条为留守儿童量身定制的关爱之路,彰显了关工委“急党政所急、想青少年所需、尽关工委所能”的责任与担当。

各方合力:用责任汇聚爱心的海洋

每年暑假,留守儿童都渴望飞到父母身边。父母回来接,家庭经济有困难,孩子单独“飞”,又担心安全无保障。区关工委主动担责,协调各方力量,募集活动资金,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异地探亲活动。

农村留守儿童异地探亲活动,不仅是一项极为复杂、繁琐和细致的工作,而且安全责任大。在区关工委的协调下,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区教委负责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和信息收集;区卫健委为探亲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局负责制定安全预案;区司法局全程提供法律援助,制定留守儿童安全交接协议;团区委、区妇联等负责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和文明礼仪培训;宣传部、融媒体中心负责对外宣传和全程跟踪报道。

重庆市关工委协调铁路部门和各省市关工委,落实活动相关事宜;重庆火车北站帮助落实车票和集中车厢,开辟绿色通道,精心安排食物和配餐,悉心讲解乘车礼仪和安全知识等。目的地关工委鼎力相助,专设出站绿色通道并安排志愿者帮助运行李和引导出站,承担家长接站和见面会会场布置等一系列工作;重庆恒诺赛鑫投资有限公司、安利重庆分公司、綦瑞假日酒店等爱心企业倾情资助,为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各界人士均本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青少年的拳拳关爱,赋予了探亲之旅更多的内涵,共同为留守儿童汇聚成了爱心的海洋。



留守儿童探亲之旅


十年探亲:用真情搭建亲情的桥梁

綦江区关工委每年举行异地探亲出发仪式,重庆市关工委领导和区领导亲自出席为探亲孩子送行。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成员单位的同心同德,让留守儿童探亲活动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从容。区关工委全程参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每次活动圆满成功。

十年来,区关工委克服重重困难,每年组织留守儿童异地探亲活动。探亲目的地涵盖广东、浙江、北京、福建、上海等省市的50多个市(区),参与留守儿童达到558人、空巢老人47人。当探亲之旅抵达目的地时,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温情上演,欢笑和泪水诉说着同一种感动,拥抱和牵手续写血肉相连的浓浓亲情。

“留守儿童异地探亲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求是》杂志、人民网、重庆卫视、《重庆日报》等3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让广大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唤起了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让返乡就业创业成为外出务工家长的理性选择。如今,綦江留守儿童从2010年的2.8万余人下降到了0.1428万人。

区关工委用务实行动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用创新之举彰显“五老”精神之光,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在收获20余项全国性表彰的背后,是綦江关工委“五老”们十年躬身力行、十年真情奉献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