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工程”助力培养时代新人

时间:2021-12-10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21年是重庆市关工委成立30周年,也是西南政法大学关工委成立30周年。30年来,西南政法大学一批又一批“五老”同志牢记初心使命,长期助力“青马工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出了大批青年政治骨干和专业人才。


“五老”出山助力“青马工程”


“青马工程” 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简称,旨在培养信仰坚定、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青年政治骨干。为此,西南政法大学成立了“青马工程” 指导小组,校党委书记任顾问,两名关工委副主任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指导小组多次召开“青马工程” 工作推进会,为促进“青马工程” 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和必要条件。校关工委动员10余名曾长期从事政治学、中国革命史、哲学、政治经济学教学的老教授,组建成学生课外理论学习活动指导组,引导学生学习理论、实践理论,有的老教授还亲自担任学生理论学习社团顾问。


早在1997年,校关工委就指导学生成立了学习理论社团组织—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现已发展为全校性理论学习社团,常年有学生会员100余人。为检验学习成果,校关工委指导创办了学习刊物《旗帜》,5位老教授长期担任刊物顾问。刊物由学生自行组稿、自行编印,老同志对刊物稿件和办刊方向进行审阅把关。《旗帜》现已出刊34期,刊登学生和青年教师文章近1000篇,受到教育部关工委的充分肯定。为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发展和要求,2018年6月,《旗帜》更名为《思想与法治教育研究》,以书代刊公开出版,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编委会主任,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主编,学校每年给予20万元的办刊经费,为青年教师、学生和校外关工委的同行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受到各方肯定。


与时俱进创新培养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西南政法大学关工委适时调整学生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主要引导学生学习毛泽东著作和邓小平理论,学习方式以学生自学与老教授作专题讲座相结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与写学习心得体会相结合,并由老教授点评学生学习心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后,重点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老教授们主动适应智能学习方式和多媒体教学方法,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也增进了学习效果。


为协助党组织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校关工委成立了党建活动小组,组织16名老党员给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党的基本知识,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入党思想。在工作中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寓教于言。既讲解入党的基本常识,党的建党精神,入党必备条件,又讲述党员队伍中的英雄模范事迹;坚持寓教于谈。既同入党积极分子交心谈心,又如实向党支部反映其对党的思想认识;坚持寓教于促。既参加学生党支部的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又客观评价党员表现,鼓励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干部严格要求、再接再厉。


青春向党集聚信仰力量


西南政法大学关工委以学习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干部和其他学生干部为主要对象,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汇聚青春向党的磅礴力量。


在学习活动中,校关工委采取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点”即以两个学生学习社团组织—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和青年法学会为重点,开展系列理论学习研究活动。如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开展“青马先锋”系列活动,其中“聚青春燃能量”项目在全国近500个高校社团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面”即学校关工委指导各学院开展与历史对话、话党史以及“青春向党,建功新时代”“学习新思想、领航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学习讨论会。“上下联动”即校、院两级关工委在“青马工程”行动中密切配合,形成两级关工委齐心助力“青马工程”的强大合力,全面汇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