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放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8周 放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副团长,思想道德教育分团团长,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原副校(院)长、巡视员。 周 放,男,汉族,1957年5月生,湖南永顺人。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40余年,具有一定的领导管理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分管工作多次荣获全国、全市先进,曾荣获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重庆市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先进个人等。曾发表相关论文、文章50余篇,主编著述12本(套)。主持、主研省部级课题和国家级课题8项,两项获重庆市社科二等奖。参与各类相关讲座数百场,深受欢迎。 精品课程:《认真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腹有诗书气自华》《沟通与协调的艺术》《提升我们的演讲水平》《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家庭、家风与反腐倡廉》《团队精神与执行力建设》《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等。

周 勇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周 勇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思想道德教育分团成员,重庆市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勇,男,汉族,1953年5月生,重庆人。下过乡,当过兵,做过工,上过学,教过书,从过政。从事党政管理、教学、科研40余年,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党史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评审专家、重庆市第一和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近现代史)、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特支计划首批专家、重庆市委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 现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重庆史研究会会长、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教授。 著有《红岩精神研究》《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历史》《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第一卷》《重庆通史》《重庆抗战史》等200余种;策划拍摄电视纪录片《大后方》《千秋红岩》《沧浪万里长》《城门几丈高》等;散文《江山红叶》入教育部中学语文读本。获得过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重庆市政府一二三等奖多项。

厉 华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厉 华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思想道德教育分团成员,原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 厉华,男,满族,1953年11月生,北京人。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原馆长、政协重庆第四届原常委、学习文史委原副主任,文博二级研究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奖,中宣部全国首批宣传文化经营管理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文物局纪念建党100周年全国革命文物百位最佳讲述人称号。创作的《红岩魂形象报告展演》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首届创新奖;承担国家社科课题《红岩文化的发展》;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记忆》图册;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项目《重庆国共谈判——毛泽东、蒋介石的九次会面商谈史考》《从小说〈红岩〉》到红色旅游》。央视“百家讲坛”《信仰的力量》主讲人。《红岩魂——信仰的力量》《红岩联线的运作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制胜法宝——统一战线》演讲报告在全国各地宣讲2100多场。长期从事革命纪念馆的管理和经营,致力于革命纪念馆的创新发展,致力于红岩文物史料的搜集整理,致力于革命文物应用型的研究,注重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产品,使革命纪念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成效明显,为纪念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

杨清明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杨清明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思想道德教育分团成员,重庆市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副主任。 杨清明,男,1960年2月生,汉族,重庆铜梁人。从事高等教育和公务员工作40年,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出版《高校德育主体和谐初论》等著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等教材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得省部级奖励多项。中宣部、教育部重点教材评审专家,全国国防教育专家,重庆市第一、二、三届“青年人才论坛”点评专家。市委讲师团成员,获得中组部全国授课比赛一等奖。 精品课程:《哲学素养与工作能力》《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百年党史精华与历史主动精神》《社会形态特征与意识形态工作》。

但汉国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但汉国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思想道德教育分团成员,重庆市江北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西南大学管理学硕士,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硕士(在读),正高级教师。 但汉国,男,汉族,1973年8月生,四川遂宁人。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20余年,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管理能力。长期从事生命教育研究和实践,主持(研)省部级研究项目10余项,编写著作(发表论文)30余部(篇),获得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SERVE提名奖”1项,全国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优秀案例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重庆市优秀教研成果、论文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在全国生命教育领域里具有较大影响。先后获得重庆市骨干校长、重庆市最美校长、重庆市创新型校长、重庆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全国德育科研先进个人、全国生命教育百佳校长、中国好校长等荣誉称号。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重庆市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 精品课程:《百年党史中的少年英雄》《认识生命,健康成长》《生命教育:让学生学以成人》《青春,让生命闪光》《读懂生命,读懂教育》。

周俐莎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周俐莎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法治宣传教育分团团长,重庆市刑法学少年法学会理事,“周俐莎法治教育工作室”主持人。 周俐莎,女,汉族,1960年10月生,重庆人。从事民事审判8年,刑事审判暨青少年普法教育20余年。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荣誉天平奖章”、重庆市首届“十大法治人物”、重庆市“三八”红旗手标兵、重庆好人、重庆市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重庆市禁毒普法优秀辅导员、重庆市法院系统审判业务标兵、调解能手等,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在全市法院系统率先推行“社区矫治”“圆桌审判”“心理干预” “未成年犯判后会见近亲属制度”。在全国、市、区400多所中小学校、大专院校、街道社区、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监所等进行法治讲座900余场次,受众130余万人 。坚持判后延伸,给少年犯写信近1000封,让迷途少年重返新生,被孩子们亲切称为“法官妈妈”。主持编辑《你应该懂点法》《校园突发事件的防范及司法对策研究》《网络直播对青少年群体的危害及治理建议》《掉进泥潭的孩子把手交给我》先后发表及运用。 精品讲座:《增强法治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低龄段);《遵纪守法,远离犯罪》(中学段);《校园伤害事故防范及案例分享》(教育者);《幼儿园法治安全风险防范及案例分享》;《在网络世界中健康成长》(中学段);《这部法律让家庭教育不再缺位》(家长及社会支持单位);《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刘秀荣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刘秀荣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法治宣传教育分团成员,重庆市政协委员,巴南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九三学社重庆市巴南区工委主委,法律硕士,三级高级法官 ,市法学会百名法学家百场讲座成员,重庆电视台《法官来了》节目特邀法官。 刘秀荣,女,汉族,1970年6月生,河北盐山人,长期致力于普法宣传,通过现场和云课堂直播为学校、镇街、部门、党校、园区、商会、企业举办法治讲座300余场,反家暴、家庭教育等专题讲座80余次,录制重庆电视台《法官理家事》126期。先后被评为 “吉林省人民满意法官” “重庆市最美法律志愿者”“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重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三次被中国关工委、司法部、中央综治办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被巴南区委、区政府授予个人三等功;被九三中央评为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承办的案件“文某诉叶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评为重庆法院第二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承办的“洪某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案”案件入选最高法院、全国妇联十大人身安全保护令典型案例、第四届全国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承办的“洪某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被处以司法惩戒”、“对一方恶意减少抚养费、赡养费等经济控制的家庭暴力行为,可以通过人身安全保护令进行裁判处理”两则案例被评为重庆法院反家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承办的原告黄某、刘某诉医疗机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一案《中国法院2021年度案例》。 精品课程:《法治护航青春梦想》《大学生法律风险典型案例剖析》《家庭教育中的典型案例》《教育机构法律风险典型案例》

吴春燕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吴春燕 重庆市关工委法治宣传教育分团成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最高检民行监督案件咨询专家,重庆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 吴春燕,女,汉族,1963年1月生,四川隆昌市人。从事法学教育工作38年,主要为大学生讲授民法学、物权法、债法、合同法、担保法、侵权责任法以及相关实务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一流课程《民法学》团队成员。在重庆仲裁委员会等全国近30家商事仲裁机构担任仲裁员,从事民商事仲裁工作22年。 参写的《中国票据法论》获得重庆市人民政府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优秀奖,《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风险控制与法律构造》获得第六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三等奖,《铁路法的修改与完善》获得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以民法为中心,“六维”深度融合助推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重庆市重点建设教材《中国民法学》(第二版)编撰。

郑 海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郑 海 重庆市关工委法治宣传教育分团成员,西南政法大学侦查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警察科学学科负责人,中国法学会重庆市国家安全法学会常务理事。 郑海,男,汉族,1964年4月生,重庆潼南人。主要从事刑事案件侦查、犯罪防范与控制、犯罪学等教学研究工作,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52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主编的《刑事案件侦查案例教学法》获取重庆市政府三等奖,积极推进《刑事案件侦查》市级精品课程、“侦查讯问”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 聚焦社会、现实问题,长期带领学生赴公安局、监狱等地展开调研活动,承担各地公安干警、纪检监察人员、检察官业务培训参加中学生雏鹰计划,获得重庆市政府模拟政协提案奖等多项荣誉。 精品课程:《校园安全防范措施与安保技术》《反电信诈骗犯罪宣传与预警》《校园欺凌防治与法律应对》《“以案释法”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应用》《校园暴力案件中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运用》

张 震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张 震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法治宣传教育分团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张震,男,汉族,1977年9月生,河南南阳人。从事教学和科研20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多项,荣获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全国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全国第四届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2016年—2020年重庆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宪法宣讲团成员,八五普法宣讲团成员,进行各类普法讲座1000余场。 精品课程:《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依宪治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宪法迈进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纲要与实施》《促进<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三讲》等。

谭书萍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谭书萍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法治宣传教育分团成员,重庆市公安局心理教官、一级高级警长,南岸区公安分局反恐、劫持人质谈判专家团重要成员。 谭书萍,女,汉族,1963年2月生,重庆人。从警42年,曾担任过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南坪派出所、预审科教导员、刑警支队副政委等职务。自2012年参加关工委法治宣讲工作以来,约授课280余场。因工作成绩突出,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市、区未成年优秀法治辅导员,2017年被评为重庆十大最美法律自愿者。 精品课程:《法律在心里,平安伴随你》《弘扬宪法精神,争做守法公民》(宪法专场)《强化法制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校园欺凌,争做守法公民》《拒绝毒品,珍爱生命》《自尊自爱,交友是关键》《青春的苦与乐——如何面对早恋问题》等。

梁子高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梁子高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读书活动指导分团团长。重庆出版社原副编审、重庆作家协会会员。 梁子高,男,汉族,1951年8月生,辽宁北票人。1968年入伍,在空军第十航空学校先后担任飞行学员、飞行教员、飞行中队长、飞行技术检查员等,飞行时间1500小时。1973年因在保证飞行安全中成绩突出立三等功。先后担任少儿读物编辑室编辑、主任,天健电子音像出版社总编辑,重庆出版集团工会副主席,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0余件。作品曾获“冰心奖”,入选《新华文摘》。2003年开始担任“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小学组评委;2013年被市关工委聘为读书指导团成员。先后在重庆30多个区县开展读书活动辅导工作,对促进活动深入开展,提高各区县征文和演讲水平发挥了作用。 本期课程:《喜迎党的二十大,传承中华好家风》分三部分内容进行辅导:一、传承中华好家风,认真抓好读和做。对本次活动主题进行解读,特别强调不要流于形式,不要只注重征文和演讲,要首先读好读本,要在行动中见成效。二、征文追求新奇巧。通过大量的案列,讲解征文如何在选材、立意、表现手法上创新、出彩。三、演讲中的事理情。分析演讲稿的写作方法,展示好的演讲稿和选手的演讲技巧,提示演讲中应注意的问题。

王 凌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王凌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读书活动指导分团成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传学院副教授。 王凌,女,1956年5月生于重庆,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大典型宣传活动特聘培训专家。20多年来为重庆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及各大市级单位如高法、市检、市局、市政法委、市健委、市司法局、市教委等单位培训过邓平寿事迹报告团、马善祥、杨雪峰、毛相林等时代楷模报告团在内的几十个先进事迹报告团,为市关工委培训辅导过若干全国特等奖、一等奖读书演讲选手。 2003年开始担任“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小学组评委;2010年被市关工委聘为读书指导团成员。先后在重庆20多个区县开展读书活动辅导工作,对促进活动深入开展,提高各区县征文和演讲水平发挥了作用。

王于飞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王于飞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读书活动指导分团成员,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读书活动指导分团成员,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王于飞,男,1964年4月生于重庆,中共党员。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中外文化比较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吴梅村生平创作考论》等专著、教材各两部,在《文学评论》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获重庆社科二等奖一项。2020年,其主讲的《唐宋诗词艺术》被列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金课。2021、2022年,先后获得重庆市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二等奖。为重庆师范大学第八届师德标兵,多次获重庆师范大学“教学优秀”“优秀教师”“最受毕业生欢迎的教师”等称号。

林雪涛
工作团成员 | 2022-04-26林雪涛 重庆市关工委工作团读书活动指导分团成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编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培训专家。 林雪涛,男,1986年11月生,汉族,四川荣县人,中共党员。兼任重庆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受聘重庆市重大先进典型培训专家(市委宣传部)、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市社联),系中国教育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新闻传播、阅读写作、有声语言艺术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中西哲学散论》《文本阅读与朗诵艺术传播》等学术著作4部,公开发表文学作品100余篇。主编并出版《麻辣阅读》《作文突围》等多部青少年教育图书。曾任教育部关工委“新时代好少年”演讲朗诵比赛评委、重庆市“红岩少年”阅读大赛评委、重庆市经典诵读大赛评委等。 主讲课程:《征文演讲文稿创作》《读书活动主题解读与思路点拨》《有声语言表达艺术》《青少年兴趣阅读与阅读方法》《青少年哲思阅读》。